Java-基础-面向对象三大特性
1. 封装
1、概念:
将类的某些信息隐藏在类内部,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,而是通过该类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对隐藏信息的操作和访问。
2、好处:
- 只能通过规定的方法访问数据。
- 隐藏类的实例细节,方便修改和实现。
3、封装的实现步骤
需要注意:对封装的属性不一定要通过get/set方法,其他方法也可以对封装的属性进行操作。当然最好使用get/set方法,比较标准。
1.1 权限修饰符
修饰词 | 本类 | 同一个包的类 | 继承类 | 其他类 |
---|---|---|---|---|
private | √ | × | × | × |
无(default) | √ | √ | × | × |
protected | √ | √ | √ | × |
public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
1.2 this关键字
B、this关键字
1.this关键字代表当前对象
this.属性 操作当前对象的属性
this.方法 调用当前对象的方法。
2.封装对象的属性的时候,经常会使用this关键字。
3.当getter和setter函数参数名和成员函数名重合的时候
1.3 内部类
内部类( Inner Class )就是定义在另外一个类里面的类。与之对应,包含内部类的类被称为外部类。
那么问题来了:那为什么要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呢?清清爽爽的独立的一个类多好啊!!
答:内部类的主要作用如下:
1. 内部类提供了更好的封装,可以把内部类隐藏在外部类之内,不允许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访问该类。
2. 内部类的方法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数据,包括私有的数据。
3. 内部类所实现的功能使用外部类同样可以实现,只是有时使用内部类更方便。
内部类可分为以下几种:
成员内部类
静态内部类
方法内部类
匿名内部类
2. 继承
- 继承的概念
- 继承是类与类的一种关系,是一种“is a”的关系。比如“狗”继承“动物”,这里动物类是狗类的父类或者基类,狗类是动物类的子类或者派生类。如下图所示:
- 注:java中的继承是单继承,即一个类只有一个父类。
- 继承的好处
- 子类拥有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(除了private修饰的属性不能拥有)从而实现了实现代码的复用;
2.1 方法的重写
- 子类如果对继承的父类的方法不满意(不适合),可以自己编写继承的方法,这种方式就称为方法的重写。当调用方法时会优先调用子类的方法。
重写要注意的是
- 返回值类型
- 方法名
- 参数类型和个数
都要与父类继承的方法相同,才叫方法的重写。
重载和重写的区别:
- 方法重写:相对继承而言,子类中对父类已经存在的方法进行区别化的修改。
- 方法重载:在同一个类中处理不同数据的多个相同方法名的多态手段
2.2 继承的初始化顺序
基于上面两点,我们就知道实例化一个子类,java程序的执行顺序是:
父类对象属性初始化—->父类对象构造方法—->子类对象属性初始化—>子类对象构造方法
2.3 final
使用final关键字做标识有“最终的”含义。
1. final 修饰类,则该类不允许被继承。
2. final 修饰方法,则该方法不允许被覆盖(重写)。
3. final 修饰属性,则该类的该属性不会进行隐式的初始化,所以 该final 属性的初始化属性必须有值,或在构造方法中赋值(但只能选其一,且必须选其一,因为没有默认值!),且初始化之后就不能改了,只能赋值一次。
4. final 修饰变量,则该变量的值只能赋一次值,在声明变量的时候才能赋值,即变为常量。
2.4 Super
在对象的内部使用,可以代表父类对象。
1、访问父类的属性:super.age
2、访问父类的方法:super.eat()
super的应用:
首先我们知道子类的构造的过程当中必须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。其实这个过程已经隐式地使用了我们的super关键字。
这是因为如果子类的构造方法中没有显示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,则系统默认调用父类无参的构造方法。
那么如果自己用super关键字在子类里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,则必须在子类的构造方法中的第一行。
3. 多态
面向对象的最后一个特性就是多态,那么什么是多态呢?多态就是对象的多种形态。
java里的多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
- 引用多态
- 父类的引用可以指向本类的对象;
- 父类的引用可以指向子类的对象;
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,让我们用代码来体验一下,首先我们创建一个父类Animal和一个子类Dog,在主函数里如下所示:
注意:我们不能使用一个子类的引用来指向父类的对象,如:
- 这里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引用多态的意义,才能更好记忆这种多态的特性。
- 为什么子类的引用不能用来指向父类的对象呢?我在这里通俗给大家讲解一下: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,我们能说“狗是一种动物”,但是不能说“动物是一种狗”,狗和动物是父类和子类的继承关系,它们的从属是不能颠倒的。
- 当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的对象时,该对象将只是看成一种特殊的父类(里面有重写的方法和属性),反之,一个子类的引用来指向父类的对象是不可行的!!
- 方法多态
- 根据上述创建的两个对象:本类对象和子类对象,同样都是父类的引用,当我们指向不同的对象时,它们调用的方法也是多态的。
- 创建本类对象时,调用的方法为本类方法;
- 创建子类对象时,调用的方法为子类重写的方法或者继承的方法;
使用多态的时候要注意:如果我们在子类中编写一个独有的方法(没有继承父类的方法),此时就不能通过父类的引用创建的子类对象来调用该方法!!!
注意: 继承是多态的基础。
3.1 引用类型转换
了解了多态的含义后,我们在日常使用多态的特性时经常需要进行引用类型转换。
3.1.1 向上类型转换(隐式/自动类型转换)
- 是小类型转换到大类型。
- 就以上述的父类Animal和一个子类Dog来说明,当父类的引用可以指向子类的对象时,就是向上类型转换。如:
3.1.2 向下类型转换(强制类型转换)
是大类型转换到小类型(有风险,可能出现数据溢出)。
上述代码再加上一行,我们再次将父类转换为子类引用,那么会出现错误,编译器不允许我们直接这么做,虽然我们知道这个父类引用指向的就是子类对象,但是编译器认为这种转换是存在风险的。如:

- 那么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,我们可以在animal前加上(Dog)来强制类型转换。如:
- 但是如果父类引用没有指向该子类的对象,则不能向下类型转换,虽然编译器不会报错,但是运行的时候程序会出错,如:
- 其实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子类的引用指向父类的对象,而强制转换类型也不能转换!!
-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类的引用指向其他子类的对象,则不能通过强制转为该子类的对象。如:
这是因为我们在编译的时候进行了强制类型转换,编译时的类型是我们强制转换的类型,所以编译器不会报错,
而当我们运行的时候,程序给animal开辟的是Dog类型的内存空间,这与Cat类型内存空间不匹配,
所以无法正常转换。这两种情况出错的本质是一样的,所以我们在使用强制类型转换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两种错误!!下面有个更安全的方式来实现向下类型转换。。。。
3.1.3 instanceof
- 来解决引用对象的类型,避免类型转换的安全性问题。
- instanceof是Java的一个二元操作符。它的作用是测试它左边的对象是否是它右边的类的实例,返回boolean类型的数据。
来使用instanceof运算符来规避上面的错误,代码修改如下:
补充说明:
- 在比较一个对象是否和另一个对象属于同一个类实例的时候,我们通常可以采用instanceof和getClass两种方法通过两者是否相等来判断,但是两者在判断上面是有差别的。
- Instanceof进行类型检查规则是:你属于该类吗?或者你属于该类的派生类吗?而通过getClass获得类型信息采用==来进行检查是否相等的操作是严格的判断,不会存在继承方面的考虑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