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sql-12-一对多,多对一,多对多问题
1. 总结
一对一关系示例:
- 一个学生对应一个学生档案材料,或者每个人都有唯一的身份证编号。
一对多关系示例:
多对多关系示例:
2. 数据库建表注意
1.一对多关系处理:
通过学生和班级问题了解一对多:

解决方案:
- 班级是1端,学生是多端,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,1端是父亲,多端是儿子,所以多端具有1端的属性,也就是说多端里面应该放置1端的主键,那么学生表里面应该放置班级表里面的主键
2.多对多关系处理:
通过学生选课了解多对多问题的处理:

解决方案:
- 在多对多中在一个表中添加一个字段就行不通了,所以处理多对多表问题时,就要考虑建立关系表了
学生表

课程表

关系表

注:所以对于多对多表,通过关系表就建立起了两张表的联系!多对多表时建立主外键后,要先删除约束表内容再删除主表内容
对于多对多关系,需要转换成1对多关系,那么就需要一张中间表来转换,这张中间表里面需要存放学生表里面的主键和课程表里面的主键,此时学生与中间表示1对多关系,课程与中间表是1对多关系,学生与课程是多对多关系
3. 解决方案总结
- 一对一的解决方案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
| 一对一 一张表的一条记录一定只能与另外一张表的一条记录进行对应,反之亦然。
学生表:姓名,性别,年龄,身高,体重,籍贯,家庭住址,紧急联系人 其中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身高,体重属于常用数据,但是籍贯、住址和联系人为不常用数据 如果每次查询都是查询所有数据,不常用的数据就会影响效率,实际又不用
常用信息表:ID(P),姓名,性别,年龄,身高,体重 不常用信息表:ID(P),籍贯,家庭住址,紧急联系人
解决方案: 将常用的和不常用的信息分享存储,分成两张表 不常用信息表和常用信息表,保证不常用信息表与常用信息表能够对应上:找一个具有唯一性的 字段来共同连接两张表。 一个常用表中的一条记录永远只能在一张不常用表中匹配一条记录,反之亦然。
|
- 一对多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
| 一对多 一张表中有一条记录可以对应另外一张表中的多条记录;但是反过来,另外一张表的一条记录 只能对应第一张表的一条记录,这种关系就是一对多或多对一 母亲与孩子的关系:母亲,孩子两个实体 母亲表:ID(P),名字,年龄,性别 孩子表:ID(P),名字,年龄,性别 以上关系:一个妈妈可以在孩子表中找到多条记录(也可能是一条),但是一个孩子只能找到一个妈妈 是一种典型的一对多的关系。
但是以上设计:解决了实体的设计表问题,但是没有解决关系问题,孩子找不到母亲,母亲也找不到孩子
解决方案:在某一张表中增加一个字段,能够找到另外一张表中的记录:在孩子表中增加一个字段 指向母亲表,因为孩子表的记录只能匹配到一条母亲表的记录。 母亲表:ID(P),名字,年龄,性别 孩子表:ID(P),名字,年龄,性别,母亲表ID(母亲表主键)
|
- 多对多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
| 多对多 一对表中(A)的一条记录能够对应另外一张表(B)中的多条记录;同时B表中的一条记录 也能对应A表中的多条记录
老师和学生 老师表 T_ID(P),姓名,性别 学生表 S_ID(P),姓名,性别 以上设计方案:实现了实体的设计,但是没有维护实体的关系 一个老师教过多个学生,一个学生也被多个老师教过
解决方案:增加一张中间关系表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表:ID(P),T_ID,S_ID 老师表与中间表形成一对多的关系,而中间表是多表;维护了能够唯一找到一表的关系; 同样的学生表与中间表也是一个一对多的关系; 学生找老师:找出学生ID--->中间表寻找匹配记录(多条)--->老师表匹配(一条) 老师找学生:找出老师ID--->中间表寻找匹配记录(多条)--->学生表匹配(一条)
|
打赏